跳到主要内容

24考研政治笔记

本文仅用于研究生考试政治科目的复习

1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

1.0 导论

马恩的著作

  • 《德法》:转变、思想前提;
  • 《德意》:历史唯物主义;
  • 《共宣》:马主义问世、科社产生;
  • 《资本论》:工人阶级的圣经;
  • 《哥批》:构想未来社会;
  • 《反杜》:全面阐述马主义;
  • 《神圣》:马恩第一次合著。

马主义四大特征

  • 科学性:突出特征、理论优势;
  • 人民性:本质属性、政治立场;
  • 实践性:首要、基本观点,区别与其他理论的根本特征;
  • 发展性。
  • 马主义=科学性+革命性,革命性=人民+实践+发展。

马主义的根本价值目标 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。

1.1 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

1.1.1 物质、运动、联系

半截子”唯物主义 马克思以前的唯物主义,如朴素唯物主义,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,在自然观上唯物,但在历史观上唯心。

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、运动和静止不可分割

  • 不运动的物质导致形而上学,无物质的运动(思维运动)导致唯心主义。
  • 只看到静止导致形而上学不辩论,只看到运动导致相对主义诡辩论。

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 意识不是直观的。

联系的分类 联系分为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的联系。

1.1.2 三大规律、五对范畴、六大思维能力

对立统一规律 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。

马主义活的灵魂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。

“两点论”与“重点论”

  • 两点论:看到主次矛盾、主次方面,要全面地看、统筹兼顾;
  • 重点论:分清主次矛盾、主次方面,看主流大势、发展趋势。

现象与本质 假象是从反面表示本质,是客观的。错觉是主观感觉,并不都由假象引起。但是,如果把假象当真,容易产生错觉。

六大思维能力

  • 辩证思维能力:联系、发展、矛盾、规律;
  • 历史思维能力:上述+历史眼光,以史为鉴;
  • 系统思维能力:普遍联系;
  • 战略思维能力:思维的整体性、全局性、长期性;
  • 底线思维能力:量变与质变;
  • 创新思维能力:破除迷信、开拓创新。

1.2 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

1.2.1 认识论

主体客体化与客体主体化

  • 主体客体化:人通过实践形成了新事物,如飞机火车;
  • 客体主体化:把物质工具作为自身器官的延伸。

实践的类型 物质生产实践、社会政治实践、科学文化实践,虚拟实践(不是基本类型而是新形式)。

实践与认识的关系 实践是认识的基础,在认识活动中起决定性作用。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、根本动力、根本目的。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。认识有时超前于实践,如预测、假说、规划等。

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

  • 第一次飞跃:从实践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;
    • 感性认识:初级阶段、直接具体,也受理性影响(同一棵树,木匠眼里是木材、画家眼里是色彩、植物学家眼里是形态特征);
    • 理性认识:高级阶段,借助抽象思维达到对事物的本质认识,是深刻的,也受感性影响(老人和少年对同一句格言的理性认识不一样)。
  • 第二次飞跃:从认识到实践(更重要)。

1.2.2 真理观

真理是一种认识 真理是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,形式主观而内容(本质)客观。真理不等同于客观规律,也不是主观产物。

真理的一元性和多样性

  • 真理的内容是一元的:同一条件下特定客体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,不因主体认识差别而改变;
  • 真理的形式是多样的。

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 绝对性通过相对性表现、相对性向绝对性转化、相对性包含绝对性的颗粒。可以理解为绝对性是“真实规律”,相对性是“认知中的真理”。

1.2.3 价值论

实践是真理和价值的统一

  • 真理尺度:合规律性;
  • 价值尺度:合目的性。

价值评价的最高标准和最高尺度

  • 是否推动社会历史进步;
  • 是否符合社会发展趋势;
  • 是否满足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。

1.2.4 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

守正创新

  • 守正:坚持实事求是、坚持真理性认识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;
  • 创新:坚持解放思想,破除旧观念、发现新规律;
  • 守正是前提和基础,创新是目的和路径,解释了“变与不变”、继承与发展的统一。

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

  • 实践创新是不竭动力源泉;
  • 理论创新是科学行动指南;
  • 二者相互促进、辩证统一。

1.3 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

1.3.1 社会发展

生产方式 第一对社会基本矛盾。生产方式=生产力+生产关系。

  • 生产力:物质基础;
    • 生产力=劳动者+生产资料;
      • 劳动者是最活跃的因素;
      •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。
    • 生产资料=劳动资料(劳动手段)+劳动对象。
      • 生产工具是最重要的劳动资料,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,是区分社会经济时代的客观依据、物质标志。
  • 生产关系:最基本关系,实质是人们的物质利益关系,支配和制约其他关系。
    • 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:最基本、决定性;
    • 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;
    • 产品分配关系。
  •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;
  •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:不适合生产力的生产关系会阻碍生产力发展。

社会形态 第二对社会基本矛盾。社会形态=经济基础+上层建筑。

  • 经济基础:生产关系的总和,社会的“骨骼”;
  • 上层建筑:社会的“血肉”。
    • 观念上层建筑:政治法律思想、道德、艺术、宗教、哲学;
    • 政治上层建筑:制度、政治组织、政治设施,国家政权是核心。
  • 经济基础(生产关系)决定上层建筑,所以归根到底被生产力决定;
  • 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:不适合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会阻碍经济发展。

社会基本矛盾的作用

  • 生产力:基本动力因素、最终决定力量;
  • 生产方式的矛盾:决定其他矛盾的发展;
  • 社会基本矛盾: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发展。

社会发展的其他动力 基础性、根本性是社会基本矛盾,此外还有:

  • 阶级斗争: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;
  • 革命: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;
  • 改革: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;
  • 科技: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;
    • 是双刃剑,首要的是有合理社会制度保障科学正确运用;
    • 科技革命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。
  • 文化: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。

1.3.2 唯物史观

社会存在

  • 自然地理环境:影响因素,永恒、必要条件,自然基础;
  • 人口因素:影响因素;
  • 物质生产方式:基础、首要、决定力量、制约全部社会生活。

社会意识

  • 社会心理:情绪、情感、社会风俗习惯等;
  • 社会意识形式
    • 意识形态:观念上层建筑,具有阶级性质;
    • 非意识形态:语言学、形式逻辑、自然科学。

社会存在

  •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;
  • 社会意识依赖于社会存在。
    •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,最突出表现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所用。

世界历史 即世界整体化的历史。

  • 发展基础:生产方式的发展变革;
  • 基本特征:普遍交往。

人与人民群众

  • 人:人的本质依具体社会关系而定,是具体的、变化的、发展的;
  • 人民群众: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期推动作用的人,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定义(可能包含剥削阶级),最稳定的是劳动群众,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中起决定性作用。
    •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。(人人创造历史:错;人人创造自己的历史:对)

1.4 资本主义本质及其规律

1.4.1 商品经济与价值规律

商品的二因素 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。

  • 使用价值:
    • 性质:有用性、自然属性、共有的属性、物质内容、通过交换满足他人需要;
    • 地位: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,价值的前提。
  • 价值:
    • 性质:无差别一般人类劳动、社会属性、在质上是相同的、实际是相互交换劳动、体现了生产关系;
    • 地位:决定商品交换比例,价值寓于其中;
  •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,价值通过交换价值表现出来;
  • 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,但不可兼得。

劳动的二重性 “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”。

  • 具体劳动:自然属性、使用价值、使用价值和财富的源泉之一、不变资本;
  • 抽象劳动:社会属性、价值、价值的唯一源泉、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。

货币的基本职能

  • 价值尺度:标价;
  • 流通手段:买卖同时进行;
  • 贮藏手段:作为金属退出流通;
  • 支付手段:买卖不同时进行;
  • 世界货币。

货币产生的影响 商品内在的“使用价值 vs 价值”的矛盾转化为外在的“商品 vs 货币”的矛盾。

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

  • 是商品经济一切矛盾的基础,决定生产者的命运;
  • 通过商品交换解决;
  •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发展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,即“生产社会化 vs 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”。

价值规律

  • 围绕什么:价值;
    • 平均利润出现前:商品价值;
    • 平均利润出现后:生产价格;
    • 垄断出现后:垄断价格。
  • 如何波动:自发,根据市场供求关系。

1.4.2 资本主义经济制度

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

  • 从小商品经济分化出来;
  • 从商人和高利贷者转化而成。

资本主义原始积累

  • 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土地;
  • 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,即用国家政权力量进行殖民掠夺。

劳动力成为商品

  • 条件:劳动者是自由人,劳动者没有生产资料不得不出卖劳动力;
  • 后果:简单商品生产发展为资本主义商品生产,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;
  •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:
    • 价值: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的生活资料价值+维持家属生活资料价值+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的费用,包含历史和道德因素;
    • 使用价值: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,使用过程中能够创造新的价值,新的价值比劳动力本身价值更高。

货币转化为资本与扩大再生产 一旦货币购买的劳动力带来剩余价值,货币就变成了资本。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(扩大再生产)。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点是扩大再生产。扩大再生产的源泉是资本积累,资本积累的源泉是剩余价值,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是剩余劳动。

1.4.3 资本积累

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 即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两重性。

  • 劳动过程:即必要劳动,生产物质资料;
  • 价值增值过程:即剩余劳动,超过劳动力价值补偿点延长了价值形成过程,是主要方面。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。

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

  • 不变资本:生产资料(机器、原料);
  • 可变资本:用于购买劳动力的资本,包含剩余价值(工人劳动力);
  • 剩余价值率=剩余价值÷可变资本,表示资本家的剥削程度。

剩余价值的提升方法

  • 绝对剩余价值:延长工作日长度或提高劳动强度;
  • 相对剩余价值:缩短必要劳动时间。

超额剩余价值 个别企业提高了劳动生产率,而使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。后果是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,资本家普遍获得更多相对剩余价值。

资本的有机构成 选择题技巧:“单选选价值,多选选三项”。

  • 技术构成:技术决定的,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比例,即机器原料和工人的比例,是商品的比;
  • 价值构成: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,即机器原料所耗资金和雇佣工人所耗资金的比,是资本(货币)的比;
  • 有机构成:技术构成改变造成的价值构成改变,即机器原料工人用量改变造成的资金额改变。注意,如果技术构成不变即机器原料工人用量不变,而机器原料工人的单价(或者说供求关系)变化了,则不会导致有机构成改变。

相对过剩人口 随着生产自动化,劳动力供给会超过资本需求。

1.4.4 资本周转与再生产

资本周转三阶段 空间上并存、时间上继起。

  • 购买阶段:货币资本;
  • 生产阶段:生产资本;
  • 售卖阶段:商品资本。

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 固定资本多次周转(机器),流动资本一次周转(原料、工人劳动力)。

周转速度

  • 关键因素:周转时间、固定资本流动资本构成;
  • 剩余价值是指单次周转的剩余价值,所以周转速度不影响剩余价值,而影响年剩余价值量。

社会再生产 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,即价值补偿(社会所有产品都卖得出)和实物补偿(社会所有产品都有人买)。

经济危机 发动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解决社会再生产问题的方法。

  • 本质特征:生产相对过剩(商品价格虚高导致买不起,并不是没需求);
  • 根本原因: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;
    • 生产无限扩大 vs 劳动人民有能力支付的需求相对缩小;
    • 个别企业内部生产有组织性 vs 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。
  • 具有周期性:危机(基本且必经)、萧条、复苏、高涨四阶段。

1.4.5 工资与剩余价值分配

工资

  • 本质是劳动力的价格;
  • 表现为“劳动的价格”或全部劳动的价格,但这是资本家的话术,实际只是必要劳动的价格;
  • 形式: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。

利润 资本家视角的剩余价值。利润是垫付资本的增加额,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全部垫付资本(机器、原料、工人劳动力)的比率。

平均利润与超额利润

  • 平均利润:剩余价值总量与社会总资本的比率,是整个社会所有资本家的平均利润,是社会部门之间的竞争结果;
  • 超额利润:单个资本家比其他资本家多获得的利润,是社会部门内部竞争结果。

生产价格 生产成本+平均利润。就是售卖时的平均价格,实时价格围绕它波动。

1.5 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趋势

生产集中与资本集中

  • 生产集中:大企业在整个社会生产中比重增加;
  • 资本集中:多数资本被少数大资本家支配。

垄断 通过联合独占和瓜分生产和销售市场,操纵垄断价格,获取高额利润。初级形式是短期价格协定。垄断开始涉及统治权力,存在更深层的竞争。

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

  • 金融资本:工业垄断资本+银行垄断资本;
  • 金融寡头:操纵国民经济命脉,在实际上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资本家。

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

  • 垄断利润形成关键在于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了决定作用;
  • 垄断高价:垄断组织高价卖出商品;
  • 垄断低价:垄断组织低价购买原材料。

金融垄断资本

  • 制度条件: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;
  • 经济金融化不断提高:
    • 金融垄断资本脱离实体经济独立发展;
    • 金融垄断资本通过金融衍生工具在金融市场巧取豪夺,财富膨胀;
    • 金融业比例上升,金融资本在国家总额占比增加;
    • 金融业就业人数增加,制造业就业人数减少,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;
    • 金融垄断资本的控制能力大大提升。
  • 影响: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,同时造成经济过度虚拟化,容易导致金融危机。

垄断资本向世界扩展 有借贷、生产、商品三种基本资本输出形式。

二战后资本主义变化

  • 原因:
    • 根本推动力量:科技革命和生产力发展;
    • 重要力量:工人阶级斗争;
    • 重要影响: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优越性;
    • 重要作用:资本主义改革。
  • 实质:根本上是资本主义规律的作用。

新世纪资本主义变化

  • 科技加速生产方式变化:产业结构调整、生产组织和劳动形式变化、新经济形态出现;
  • 国际金融垄断:金融垄断寡头化、金融垄断国际化、经济虚拟化产业空心化,是最突出最鲜明最主要特征;
  • 社会阶级呈现复杂性、多样化;
  •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。
    • 利用金融资本统治国际社会生活;
    • 渗透资本主义价值观和“西式民主”;
    • 利用知识产权和信息技术垄断;
    • 利用集团政治干涉国际事务。

1.6 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

空想社会主义 包含早期空想社会主义、空想平均共产主义、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三个阶段。最后一阶段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。

巴黎公社和十月革命

  • 1871巴黎公社革命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第一次尝试;
  • 列宁根据“一国胜利论”领导十月革命,苏俄成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。

1.7 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最终实现

马主义作家预见未来社会的原则 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,不对细节做具体描绘。

2 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

2.0 导论

马中化的提出 毛,6.6,《论新阶段》。

“两个结合” 马主义与“中国具体实际”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”结合。

2.1 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

毛思想的历史条件 战争与革命成为时代主题,革命和建设作为实践基础。

毛思想的形成和发展

  • 萌芽:大革命时期,无产阶级领导权的中心问题,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;
    • 《阶级分析》《湖南报告》。
  • 初步形成:土地革命时期,指明中国革命发展规律,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;
    • 《红色?》《井冈山》《星星》《本本》。
  • 成熟:遵义会议后到全民族抗战时期,系统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;
    • 《实践论》《矛盾论》《共发》《革共》《新民》《改造》《论联》。
  • 继续发展:解放战争时期到新中国成立后,毛提出“马中化第二次结合,找出如何建设社会主义”的任务。

毛思想活的灵魂 11.6《第二个决议》提出:

  • 实事求是:根本思想路线、根本观点、根本要求、基本方法、精髓,民主革命时期确立;
  • 群众路线:根本工作路线、生命线、传家宝;
  • 独立自主:优良传统、精神之魂、重要原则、必然结论,《反对本本主义》。

2.2 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(1919-1949)

2.2.1 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依据

近代中国国情

  • 基本国情: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(1840-1949),这是革命基本依据;
  • 主要矛盾:帝国主义vs中华民族(最主要)、封建主义vs人民大众;
  • 根本任务:推翻三座大山;
  • 革命性质: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(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)。

十月革命与五四运动

  • 俄国十月革命:旧民主主义转变为新民主主义,转变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;
  • 五四运动:1919,新民主主义的开端。

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

  • 新民主主义革命:1919-1949,两半社会,资产阶级革命;
  • 社会主义革命:1949-1956,新民主主义社会,无产阶级革命;
  • 联系:两步走,新民主主义是必要准备、社会主义革命是必然趋势,民主革命包含社会主义因素。

2.2.2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

新民主主义的提出《晋绥》完整表述:无产阶级领导的、人民大众的、反对三座大山的革命(第三座大山是新增的)。

新民主主义革命对象 “三座大山”

  • 帝国主义:首要对象,通过民族革命推翻;
  • 封建主义:又一主要对象,通过民主革命推翻;
  • 官僚资本主义。

新民主主义革命动力 工人(领导)、农民(主力)、城市小资产阶级、民族资产阶级。

新民主主义革命领导力量 “三大法宝”

  • 统一战线是领导权的关键,独立自主是基本策略;
  • 武装斗争:坚强支柱;
  • 党的建设:根本保证。

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

  • 首要问题:分清敌友;
  • 中心问题、核心问题:无产阶级的领导权问题,这也是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歧点;
  • 基本问题:农民问题;
  • 基本内容:没收封建地主阶级土地归农民所有;
  • 实质: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革命。

2.2.3 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

政治纲领 各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(过渡形式)。

经济纲领 “两没收一保护”

  • 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:主要内容;
  • 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贵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:国民党统治的经济基础;
  • 保护民族工商业:极具特色的内容。

2.2.4 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

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性

  • 缝隙和可能:社会发展不平衡,既有统治薄弱;
  • 革命的群众基础好;
  • 客观条件:革命形势继续发展;
  • 坚强后盾: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;
  • 主观条件:党领导有力量、政策不错误。

道路内容 农村包围城市、武装夺取政权

  • 土地革命:基本内容;
  • 武装斗争:主要形式、有力保证;
  • 农村革命根据地:战略阵地、依托。

2.2.5 “三大法宝”

统一战线的两个联盟

  • 工人同农知劳的联盟:基本的、主要的,实现领导权;
  • 工人同非劳动人民的联盟:辅助性的、次要的、不可缺少的,掌握全部领导权。

武装斗争

  • 党的领导:根本原则、根本前提;
  •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:唯一宗旨、基本前提、根本准则、出发点、归宿;
  • 开展政治工作;
  • 坚持正确战略战术。

党的建设

  • 思想建设:以无产阶级克服和改造思想(毛时期的首位);
  • 组织建设:贯彻民主集中制;
  • 作风建设:三大优良作风,理论联系实际、密切联系群众、批评与自我批评,显著标志;
  • 政治建设:联系党的政治路线(新时代的首位)。

2.3 社会主义改造理论(1949-1956)

经济成分

  • 社会主义经济(国营经济):领导地位;
  • 个体经济:绝对优势、处于“十字路口”,通过合作社经济过渡;
  • 资本主义经济:通过国家资本主义过渡。

主要矛盾 土改完成(1952)后,工人阶级vs资产阶级成为主要矛盾。

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 “一化三改”,分别是主体和两翼,分别对应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,同时进行。

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 和平赎买

  • 第一步:实行国家资本主义,同资本家在企业外部合作,利润“四马分肥”,社会主义萌芽性质;
  • 第二步:实行公私合营,内部合作,利润“四马分肥”,半社会主义性质;
  • 第三步:全行业公私合营,利润定股定息,完全社会主义性质。

2.4 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

《论十大关系》

  • 以苏为鉴,独立自主,适合中国情况的良好开端;
  • 基本方针: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;

《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》

  • 敌我矛盾,对抗性,用专政方法解决(分清敌我);
  • 人民内部矛盾,非对抗性,用民主方法解决;
    • 政治思想:说服教育、讨论;
    • 物质分配:统筹兼顾、适当安排;
    • 人民群众与政府机关:民主集中制;
    • 科学文化:百花齐放、百家争鸣;
    • 共产党与民主党派:长期共存,互相监督;
    • 民族之间:民族平等、团结互助。
  • 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: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。

中国工业化道路 以农业为基础,以工业为主导,以农-轻-重为序,“两条腿走路”。

中共八大 8

  • 主要矛盾:
    • 先进工业国的要求 vs 落后农业国的现实
    • 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 vs 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需要
  • 根本任务:在新的生产关系下保护和发展生产力;
  • 工作重点:技术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;
  • 经济建设方针:既反保守又反冒进,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;
  • 重要尝试:经济体制“三个主体三个补充”。

“四个现代化” 现代农业、工业、国防、科技(关键)。

发展商品生产 “两参一改三结合”。

2.5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

中特的最本质特征 是党的领导。

中特的形成过程 中特的形成就是邓理论的形成。

  • 12,主题形成,中特形成,开创性贡献;
  • 13,轮廓形成;
  • 南巡,走向成熟,集大成;
  • 15,概念形成,确立为指导思想,写入党章。

中特的发展过程 即三个代表、科学发展观和习思想。

  • 16,三个代表确立为指导思想,写入党章;
  • 17,科学发展观作为中特组成部分,确立为指导思想;
  • 18,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。

2.6 邓小平理论

基本问题 什么是社会主义、怎样建设社会主义。社会主义的本质:解放和发展生产力,消灭剥削,消除两极分化,最终达到共同富裕。

精髓 解放思想,实事求是。实事求是也是毛思想的精髓。

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 13、基本国情、政策的出发点和根本依据、特指我国(外国不一定有该阶段)。

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

  • 领导力量、依靠力量: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;
  • 基本途径:“一个中心、两个基本点”
    • 根本任务(关系到成败前途命运的大问题):以经济建设为中心;
    • 政治保证(立国之本、政治基石):坚持四项基本原则;
    • 发展动力和外部条件(强国之路、活力源泉):坚持改革开放;
  • 根本立足点:自力更生,艰苦创业;
  • 奋斗目标: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;
  • 补充:17“和谐”,19“美丽”“强国”。

社会主义根本任务 发展生产力,并且关键是靠自己的发展。

“三步走” 第一步1990年温饱,第二步20世纪末小康,第三步21世纪中叶现代化。注意现在现代化时间提前到2035。

改革开放理论

  • 新时期最鲜明特征、鲜明标志、活力源泉、关键一招;
  • 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;
  • 是对体制的根本性变革,不是修补;
  • 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。

“三个有利于”

  • 社会:有利于发展生产力,首要、根本,前提;
  • 国家: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,目的;
  • 人民: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,目的。

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 形成于南巡。

  • 计划/市场经济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标志;
  • 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,可以结合;
  • 市场经济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,可以与社会主义制度结合,是特色所在、优势所在。

建设中特 关键在于党的领导。

2.7 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

基本问题 建设什么样的党、怎样建设党。

集中概括 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

  • 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;
  • 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;
  • 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。

地位 党的立党之本、执政之基、力量之源。

2.8 科学发展观

基本问题 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、怎样发展

科学内涵

  • 第一要义:推动经济社会发展;
  • 核心立场:以人为本;
  • 基本要求:全面协调可持续;
  • 根本方法:统筹兼顾。

社会主义民主政治

  • 坚持党的领导:根本保证;
  • 人民当家作主:本质和核心;
  • 依法治国:基本方略。

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,决定中特发展方向。

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 是中特的本质属性,是总要求。

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 解放思想、实事求是、与时俱进、求真务实。

3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

车头车轨车身

  • 车头:坚持党的领导;
  • 车轨:坚持中特道路;
  • 车身:坚持以人民为中心。

3.0 导论

习思想创立的时代背景

  • 国际:百年未有之大变局;
  • 国内: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;
  • 现代化: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拓展;
  • 科社:科社在21世纪中国焕发新的生机;
  • 党: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开辟新的境界。

“两个结合”

  • 是规律性认识、最大法宝
    • 马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存在高度契合性;
    • 结合成果是互相成就;
    • “结合”筑牢中特道路根基,“第二个结合”拓展中特文化根基;
    • “结合”打开创新空间、掌握思想和文化主动,“第二个结合”又一次思想解放、允许我们运用传统文化探索理论制度创新;
    • 巩固文化主体性。
  • 是马中化根本途径:马主义是魂脉、传统文化是根脉,守好魂根是理论创新的基础前提;
  • “三个新高度”
    • 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认识达到新高度;
    • 历史自信、文化自信达到新高度;
    • 推进理论创新自觉性达到新高度。
  • 同中国具体实际:最现实、最鲜活的马中化;
  • 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:夯实马中化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。

基本问题

  • 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、怎样坚持和发展中特社;
  • 建设什么样的、怎样建设社现强;
  • 建设什么样的、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。

科学体系 包含主要内容和世界观方法论

  • 主要内容
    • “十个明确”:主要观点、基本精神、统摄作用;
    • “十四个坚持”:基本方略;
    • “十三个方面成就”:科学总结、全景式展示理论与实践结果;
  • 世界观方法论:“六个必须坚持”
    • 人民至上:根本价值立场;
    • 自信自立:内在精神特质;
    • 守正创新:鲜明理论品格,变与不变;
    • 问题导向:重要实践要求,矛盾普遍性;
    • 系统观念:基本思想工作方法,联系普遍性;
    • 胸怀天下:境界格局。

习思想的地位

  • 马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最新理论成果,开辟马中化新境界、新飞跃;
  • 魂脉与根脉贯通、相互成就,有力体现文化主体性,是中华精神文化的时代精华;
  • 伟大复兴奋斗的行动指南、事业发展的根本遵循。

3.1 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

中特的地位 是根本成就、正确道路。习思想是科社“新版本”。

改开以来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

  • 中特道路:实现途径;
  • 中特体系:行动指南;
  • 中特制度:根本保障;
  • 中特文化:精神力量;
  • 统一于中特伟大实践。

“四个自信” 来源于实践、人民、真理。

  • 道路自信:必由之路;
  • 理论自信:正确理论、科学理论;
  • 制度自信:根本制度保障、先进制度;
  • 文化自信:“说到底”,精神追求、精神标识、精神力量。

新时代的内涵 “5个时代”

  • 历史: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,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特伟大胜利的时代;
  • 社现强:是决胜全面小康进而全面建设社现强的时代;
  • 共同富裕: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时代;
  • 伟大复兴:是全体中华儿女力量同心、奋力实现伟大复兴的时代;
  • 人类:是我国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。

新时代的依据 2012年18大开启新时代,12年后的事件不能作为“进入新时代的依据”。

  • 基本依据:主要矛盾发生变化;
  • 党的主要任务发生变化;
  • 中国同世界关系发生变化。

主要矛盾的变化 是根本着力点、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。

党的基本理论路线方略

  • 基本理论:是坚持和发展中特行动指南;
  • 基本路线:是国家的生命线、人民的幸福线;
  • 基本方略:“十四个坚持”。

“五位一体”“四个全面” “五位一体”是总体布局,“四个全面”是战略布局。

  • “五位一体”总体布局
    • 经济建设、政治建设、文化建设、社会建设、生态文明建设。
  • “四个全面”战略布局
    • 全面建设社现强是战略目标;
    • 全面深化改革、全面依法治国、全面从严治党是战略举措。

3.2 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

中国式现代化 是强国建设、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。

伟大复兴 是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,百年奋斗的主题,本质是国家富强、民族振兴、人民幸福。全面小康是关键一步。

“两步走”

  • 2020至2035,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,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;
  • 到本世纪中叶,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现强。

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

  •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: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;
  •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: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;
  •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:提供了体制保证和物质条件;
  • 新时代: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。

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

  • 人口规模巨大:显著特征;
  •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:本质特征、显著标志;
  •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:根本要求、崇高追求;
  •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:鲜明特点;
  • 走和平发展道路:突出特征。

“现代化之问” 我们需要什么样的、怎样实现现代化?

  • 方向的人民性:坚守人民至上理念;
  • 道路的多样性:秉持独立自主原则;
  • 进程的持续性:树立守正创新意识;
  • 成果的普惠性:弘扬立己达人精神;
  • 领导的坚定性:保持奋发有为姿态。

现代化中党的领导 党领导关系现代化的根本方向、前途命运、最终成败。

  • 决定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质(是社会主义现代化);
  • 确保中国式现代化锚定目标行稳致远(一代一代前进);
  • 激发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劲动力(改革开放);
  • 凝聚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(汇聚全体人民智慧力量)。

现代化是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植根于传统文化、体现科社先进本质、借鉴人类优秀文明成果、代表人类发展方向,是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。

  • 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现代化模式;
  • 是西方式现代化的重大超越;
  • 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全新选择

现代化的“五坚持”

  •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;
  • 坚持中特道路;
  •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;
  • 坚持改革开放;
  • 坚持发扬斗争精神。

现代化应正确处理六大关系

  • 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;
  • 战略与策略;
  • 守正与创新;
  • 效率与公平;
  • 活力与秩序;
  • 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。

3.3 坚持党的全面领导

党的领导是中国最大国情

  • 党是中特事业的领导核心;
  • 党领导地位是在历史奋斗中形成的;
  • 党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可靠保障;
  • 党领导关系中特的性质方向命运,中特的社会主义性根本在于科社,在于党领导;
  • 党领导是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。

党的领导是中特制度的最大优势这是带有统领性的根本优势。

  • 党通过马中化为完善中特制度提供理论优势;
  • 党自身优势是中特制度优势的主要来源;
  • 党总览全局、协调地方,确保中特制度优势充分彰显。

党为什么是最高指导力量

  • 党得到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拥护;
  • 党的领导是国家性质和政治制度体系决定的;
  • 党的领导是伟大复兴事业决定的。

我国的根本领导制度 党的领导制度。

3.4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

人民立场 是根本政治立场、根本价值取向,是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。

人民的地位 是党的生命之根、执政之基、力量之源,是党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。

以人民为中心 生命线、根本工作路线、重要传家宝、根本工作方法。有效途径是调查研究。

共同富裕 本质要求、重要特征。

3.5 全面深化改革开放

改革开放的重要性

  • 重要性: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;
  • 必要性: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特的必由之路;
  • 必要性: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是完成新时代目标任务的必然要求。

改革开放的关键性 “4个伟大”

  • 觉醒:是党的伟大觉醒;
  • 创造:孕育了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;
  • 革命: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的伟大革命;
  • 飞跃:推动中特事业的伟大飞跃;
  • 是当代中国最显著的特征、最壮丽的气象;
  • 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、是两步走和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。

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开放 具有艰巨性、复杂性、系统性,是深刻革命,尚处于攻坚期、深水区。

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正确方向

  • 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;
  • 坚持和完善中特:根本标准;
  •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;
  • 有利于“3个进一步解放”:改革的目的和条件。
    • 进一步解放思想:思想前提;
    • 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:必然要求;
    • 进一步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:内在要求、基本目的、关键。

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 完善和发展中特制度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。

  • 引领: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;
  • 主线:制度建设;
  • 重点:经济体制改革;
  • 突破口: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。

全面深化改革方法论 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。

  • 三个重要支点;
    • 改革:强大动力;
    • 发展:关键;
    • 稳定:前提。
  • 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结合点。

改革开放永无止境的原因

  • 是唯物史观中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性的体现;
  • 是总结世界社会主义实践经验得出的结论;
  • 是推进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。

改革开放与世界的关系 “3个决心不会变”

  • 中国:扩大高水平开放的决心不会变;
  • 世界:同世界共享发展机遇的决心不会变;
  • 全球: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“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”方向发展的决心不会变。

3.6 推动高质量发展(经济建设上)

新发展阶段 向第二个百年计划进军。

新发展理念

  • 创新:第一动力;
  • 协调:内在要求;
  • 绿色:必要条件、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;
  • 开放:发展的必由之路;
  • 共享:中特的本质要求,注重社会公平正义问题。

如何把握新发展理念

  • 根本宗旨: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出发点和落脚点;
  • 问题导向;
  • 忧患意识。

高质量发展 鲜明主题、首要任务、必然要求。

  • 高质量发展的“4个必须”:
    • 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;
    • 必须更好统筹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;
    • 必须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、深入转变发展方式;
    • 必须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。
  • 高质量发展的方法:
    • 必由之路: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;
    • 战略基点:构建新发展格局;
    • 必然要求:推进农业现代化;
    • 最终目的:人民幸福安康。

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

  • 按劳分配、公有制为主体: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(非公有制不是社会主义);
    • 主体、主导、重要物质政治基础、支柱、依靠力量。
  •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: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相适应。
    • 重要组成部分、主要形式、内在因素、主力军、重要基础、重要力量。

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

  • 关键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;
  • 统一开放、竞争有序、制度完备、治理完善。

新发展格局 不是被迫之举,不是权宜之计。

  •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(主导),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;
  • 怎么做:
    • 扩大内需同供给侧改革有机结合:满足内需为基本立足点;
    • 发展实体经济:立身之本、财富之源、重要支撑;
    • 科技自立自强:最本质特征是高水平自立自强;
    • 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。

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 是国家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标志。

乡村振兴 农业强国是根基,农村建设最艰巨最繁重最广泛最深厚。

  • 总目标:农业农村现代化;
  • 总方针:农业农村优先发展;
  • 总要求:产业兴旺、生态宜居、乡风文明、治理有效、生活富裕;
  • 制度保障: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。

区域协调发展 重要内容、必然要求。

  • 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;
  • 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;
  • 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:城市化地区、农产品主产区、生态功能区(没有科技园区)。

3.7 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教育、科技、人才战略(经济建设下)

教育科技人才 是建设社现强的基础性、战略性支撑。三者内在一致、相互支撑。教育是根本、科技是关键、人才是基础。

  • 现状(成就):
    • 教育强国:教育现代化跨入世界中上国家行列;
    • 科技强国: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;
    • 人才强国:全球规模最宏大、门类最齐全的人才资源大国。
  • 战略:
    • 科教兴国:科技是第一生产力;
    • 人才强国: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,人口大国转化为人才资源强国;
    • 创新驱动发展:创新是第一动力。
  • 做法:
    • 教育优先发展:重在夯实人力资源开发基础,重要先手棋;
    • 科技自立自强:重在坚持独立自主开拓创新,决定国家生存发展的基础能力;
    • 人才引领驱动:巩固发展优势赢得竞争主动。

教育强国 基石、决定性意义、支撑力量、基础性、先导性、全局性、战略先导、重要支撑、有效途径、基础工程。

  • 根本问题、核心课题:培养什么人、怎样培养人、为谁培养人;
  • 根本尺度:人民满意。

科技强国 战略基石、根本支撑、必然选择、内在要求(错:经济着力点、立身之本,这是实体经济)。

  • 自力更生:奋斗基点、必由之路。加强原创性、引领性科技攻关;
  • 自主创新:原始创新、集成创新、开放创新;
  • 基础研究:源头,战略导向、前沿导向、市场导向,科技着力点。

3.8 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(政治建设上)

人民民主 应有之义、内在要求、重要目标、生命。

中特政治制度 必然结果、必然要求。

  • 根本政治制度:人民代表大会制度;
  • 基本政治制度: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、基层群众自治制度;
  • 重要政治制度。

如何坚定不移走中特政治发展道路

  • 坚持党的领导(根本保证、最根本)、人民当家作主(本质特征)、依法治国(基本方式)有机统一;
  • 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;
  • 始终保持政治定力。

全过程人民民主 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,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。

人民代表大会制度

  • 间接民主,不是人民直接参与;
  • 作用:“3个有效保证”。
    • 道路:有效保证国家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;
    • 治理:有效保证国家治理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;
    • 人民政治生活:有效保证国家政治生活的既充满活力又安定有序。

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

  • 方阵:长期共存、互相监督、肝胆相照、荣辱与共;
  • 政协:爱国统一战线,多党政协的重要机构,人民民主重要形式、重要渠道、专门协商机构,国家治理体系重要组成部分,不是国家机关。

协商民主和选举民主 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特点和优势。

统一战线 是国内问题,与国际无关。

  • 工作对象:党外人士;
  • 关键:求同存异,“团结—批评—团结”;
  • 最鲜明特征、最核心最根本的问题:党的领导。

民族团结 各族人民的生命线。

3.9 全面依法治国(政治建设下)

中特法治道路

  • 核心要义:党的领导、中特制度、中特法治理论,没有以人民为中心;
  • 坚持原则:党的领导(法治之魂、最大区别)、以人民为中心(根本目的)、人人平等(基本属性)、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结合、从实际出发。

法治中国建设目标 2035年法治国家政府社会基本建成,总体目标是全面建成。

3.10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(文化建设)

文化繁荣兴盛 必然要求、精神支撑、应有之义、内在要求、前提基础。

文化自信 关键在于坚定中特文化自信。

  • 深厚基础:中华优秀传统文化;
  • 坚强基石: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;
  • 现实基础:中特社伟大实践。

中华文明和传统文化 是根基。(注意:共同思想基础是新思想)

“两为”方向和“双百”方针

  • 根本方向:为人民服务、为社会主义服务。关键;
  • 重要方针:百花齐放、百家争鸣。

3.11 剩余部分

  略。

4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

4.1 进入近代后中华民族的磨难与抗争

侵略手段 首先和主要是军事侵略。

近代签订的不平等条约

  • 1842,中英《南京条约》;
    • 割地:割让香港岛、五口通商;
    • 权力: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,领土、领海主权;
    • 性质:开始沦为两半社会。
  • 1843,中英《五口通商章程》;
    • 权力:丧失领事裁判权。
  • 1843,中英《虎门条约》(《南京条约》的补充条约);
    • 权力:丧失司法主权(外国人在中国不受中国法律约束);
    • 权利:片面最惠国待遇;
    • 权利:租赁土地、永久居住(后变为设置租借)。
  • 1858,中国与俄美英法《天津条约》;
    • 权力:丧失内政外交(外国公使常驻北京)。
  • 1895,中日《马关条约》;
    • 割地:割让辽东、台湾、澎湖;
    • 权利:允许外国人设厂(由商品输出转变为资本输出);
    • 性质:掀起瓜分中国的热潮,中国民族意识普遍觉醒。
  • 1901,中国与十一国《辛丑条约》;
    • 权力:外国可以在中国驻军;
    • 权利:赔款最多;
    • 性质:完全沦为两半社会。

两半社会的原因

  • 半殖民地:领土主权不完整,但名义上是独立国家;
  • 半封建社会: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,但民族资本主义没有成为社会经济主要形式。

新阶级的诞生

  • 首先诞生工人阶级(被外国资本家压榨);
  • 然后诞生资产阶级(官僚买办资本家+民族资本家)。

两大历史任务

  • 争取民族独立、人民解放:必要前提(反帝反封建);
  • 实现国家富强、人民幸福:最终目的、必然要求(发展生产力)。

列强不能瓜分中国的原因

  • 根本原因: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反侵略斗争;
  • 重要原因:列强之间的矛盾制约;
  • 原因之一:中国一直以来是统一的大国。

民族意识的觉醒

  • 鸦片战争后,少数人有民族觉醒意识;
    • 林则徐《四洲志》,开眼看世界第一人;
    • 魏源《海国图志》,“师夷长技以制夷”;
    • 郑观应《盛世危言》,“君民共主”。
  • 中日甲午战争后,民族意识普遍觉醒。
    • 严复《救亡决论》“救亡”、《天演论》;
    • 《时局图》;
    • 孙中山创立兴中会,“振兴中华”。
  • 五四运动,第一次全面觉醒;
  • 抗日战争,空前的民族觉醒和民族团结;
  • 改革开放,伟大觉醒。

4.2 不同社会力量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(1840-1900s)

农民阶级,太平天国(1850s)

  • 前期《天朝田亩制度》:土地平均分配;
  • 后期《资政新篇》:提倡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,第一个比较系统的资本主义方案。

封建地主阶级,洋务运动(1860s) 近代化的起点。

  • 目的:首要是镇压太平天国,根本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;
  • 思想目标:“中体西用”“自强”“求富”;
  • 内容:
    • 办官督商办资本主义企业;
    • 建立新式海陆军;
    • 创办新式学堂,包括翻译、工艺、军事学堂,不包括法政学堂。
  • 失败原因:封建性、依赖性、管理腐朽性。

资本主义维新派,戊戌维新(1890s)

  • 论战:资本主义维新派 vs 封建主义守旧派(第一次正面交锋);
    • 要不要变法;
    • 要不要兴民权、设议院、实行君主立宪;
    • 要不要废八股、改科举、兴西学。
  • 特点:改良,即自上而下、温和、不彻底;
  • 意义:爱国救亡图存,民族资产阶级第一次登上政治舞台;
  • 失败原因:不敢否定封建主义,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,惧怕人民群众。

4.3 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(1900s-1911)

资产阶级革命派,辛亥革命(1900s)

  • 论战:资产阶级革命派 vs 资产阶级改良派(维新派);
  • 兴中会:第一个革命团体,民主革命武装起义推翻清政府(自下而上);
  • 同盟会:第一个全国性政党,三民主义。
    • 民族(驱除鞑虏、恢复中华):鞑虏指清政府满人,没有反帝也没有反封建;
    • 民权(创立民国):资产阶级专政的民主共和国,不是真正民主;
    • 民生(平均地权):并非将土地分给农民,没有反封建。

辛亥革命的爆发

  • 同盟会的起义:萍浏醴起义(第一次)、广州起义(最大);
  • 保路风潮、四川武装暴动;
  • 武昌起义、清帝退位。

民国(临时,1912) 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革命政权,资产阶级宪法《中华民国临时约法》。

辛亥革命的意义

  • 反君主专制、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,使反动统治者乱了阵脚;
  • 是比较完全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,是深刻的社会变革;
  •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,伟大复兴的里程碑。

民国(北洋,1912-1928) 代表大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的北洋军阀反动政权。

4.4 中国共产党成立和中国革命新局面(1912-1927)

4.4.1 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

新文化运动(1915-1923)

  • 阵地:《新青年》杂志和北大;
  • 口号:“德先生”“赛先生”;
  • 目的:给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扫清障碍;
  • 五四运动以前的新文化运动(1915-1919):资产阶级民族主义,振聋发聩、解放思想;
    • 局限:优先改造国民性(脱离社会存在断然改变社会意识)。
  • 五四运动以后的新文化运动(1919-1923):马克思主义指导。

五四运动(1919)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。

  • 导火索、直接原因:巴黎和会失败;
  • 口号:“外争主权,内除国贼”“取消二十一条”“还我青岛”;
  • 两个阶段:从北京的学生,到上海的工人;
  • 历史特点:第一次彻底反帝反封建;
  • 意义:
    • 开启新民主主义革命: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历史舞台,为党成立做准备;
    • 孕育五四精神:爱国(核心)、进步、民主、科学;
    • 全面觉醒: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第一次全面觉醒;
    • 培育了永久奋斗的伟大传统。

4.4.2 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

俄国十月革命 李大钊《我的马主义观》标志马主义在中国系统传播,李大钊起主要作用。

中国早期马主义思想运动

  • 五四以前的领袖:陈独秀、李大钊,先驱者和擎旗人;
  • 五四中的左翼骨干:毛泽东,主体部分;
  • 原同盟会会员、辛亥活动家:董必武。

早期组织 1920,早期组织成立,是共产主义者联络中心。

一大 1 1921,立党(确立名称),确立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(实现共产主义),开天辟地的大事件。

  • 一经成立就走群众路线;
  • 没有民主革命纲领(反帝反封建),没有革命新道路(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),没有马中化;
  • 建党精神:坚持真理坚守理想、践行初心担当使命、不怕牺牲英勇斗争、对党忠诚不负人民,精神之源。

二大 2 1922,立纲(反帝反封建),提出统一战线(党外合作),发动工农运动。

  • 工人运动:1922香港海员罢工到1923京汉铁路工人罢工(顶点);
  • 农民协会:1921萧山衙前。

三大 3 1923,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(党内合作)。

  • 确立国共合作:国民党一大,新三民主义(政治基础、共同纲领),联俄联共扶助农工。

大革命 起点是五卅运动最长时间是省港大罢工,目标是推翻北洋。

  • 动员更广泛、规模更宏伟、内涵更深刻。
  • 共产党的地位:
    • 提出者:“反对帝国主义”“反对军阀”;
    • 倡导者:倡导国共合作、组织统一战线;
    • 发动者:发动和组织人民群众;
    • 但是既没有领导权也没有军队权。
  • 共产党的工作:
    • 帮助和推动国民革命军建立;
    • 在军队中进行政治工作;
    • 在战斗中起先锋表率作用;
    • 建立了工农武装配合正规军作战。
  • 失败教训:
    • 没有马中化;
    • 没有统一战线(没有无产阶级领导、发动农民参加);
    • 没有武装斗争;
    • 没有党的建设。

4.5 中国革命的新道路(1927-1937)

民国(南京,1928-1949) 代表地主阶级、买办大资产阶级利益。

八七会议(1927.8.7) 确定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阵,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改变。

土地革命

  • 起义
    • 南昌起义是第一枪: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(开端),建军,武装夺取政权;
    • 秋收起义打出“工农革命军”旗帜(攻打长沙受挫),决定性意义;
      • 三湾改编:确立党对军队领导(奠基、重要开端),新型人民军队开端;
    • 广州起义。
  • 政策
    • 按人口分土地(不是按劳分);
    • 错误:地主不分田、富农分坏田是左倾错误。
  • 法规
    • 《井冈山土地法》没收一切土地,不合实际;
    • 《兴国土地法》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和地主土地,农民仍只有使用权。

井冈山根据地

  • 点燃星星之火、开辟正确道路;
  • 伟大战略转变、重新聚集力量;
  • 农村包围城市、武装夺取政权;
  • 《红色?》《井冈山》《星星》《本本》。

古田会议 用无产阶级思想进行军队和党的建设,党对军队的领导(定型)

中华苏维埃共和国(1931) 第一个工农民主专政。

遵义会议(1935) 反围剿失败长征途中,解决军事和组织问题,确立毛泽东领导地位,生死攸关的转折点,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新阶段(共产国际失联)。

4.6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(1937-1945)

侵华起点

  • 九一八事变(1931):十四年抗战起点,局部侵华;
  • 七七事变(1937):八年抗战起点,全面侵华。

统一战线的建立

  • 八一宣言(1935.8.1):停止内战、对日作战;
  • 一二九运动(1935.12.9):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;
  • 瓦窑堡会议(1935.12.17-25):提出党的基本任务是建立统一战线,批判左倾,解决了政治路线的是非问题;
  • 《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》(1936.5):共产党放弃反蒋,“逼蒋抗日”;
  • 西安事变(1936.12.12):十年内战基本结束,国内和平初步实现;
  • 1937.9.23:国民党承认共产党,国共第二次合作,统一战线正式形成。

洛川会议(1937.8) 抗日关键在于全面全民族抗战。

《论持久战》(1938)

  • 批驳“速胜论”“亡国论”;
  • 三个极端:战略防御、战略相持(最关键,敌后游击战)、战略反攻;
  • “兵民是胜利之本”。

抗日战争的中心一环 独立自主。

抗日战争三大口号

  • 坚持抗战到底、反对中途妥协;
  • 巩固国内团结、反对内部分裂;
  • 力求全国进步、反对向后倒退。

土地政策 减租减息(不是没收地主土地)。

延安整风

  • 六届七中 6.7《决议》,党高级干部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认识达到一致;
  • 反对主观主义、宗派主义、党八股;
  • 实事求是。

承认中国收回台湾的国际文件 波茨坦公告、开罗宣言、日本投降书、1972中日联合声明。

抗战胜利

  • 决定因素:爱国主义民族精神;
  • 关键:共产党中流砥柱作用;
  • 重要法宝:全民族抗战;
  • 世界爱好和平正义的国家人民、国际组织、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。

4.7 为建立新中国而奋斗(1945-1949)

共产党争取和平 口号是和平民主团结。

重庆谈判

  • 国民党要求谈判不是为了和平,而是为内战做准备;
  • 双十协定确认和平建国基本方针,“长期合作、坚决避免内战”;
  • 共产党推动政协制度(但不是新民主主义性质的),后被国民党撕毁。

解放战争三个阶段

  • 战略防御:在解放区进行,粉碎国民党速战速决计划;
  • 战略进攻:在国统区进行,三路大军相互策应;
  • 战略决战:三大战役。

土地改革

  • “五四指示”(《关于清算、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》,1946):由削弱封建的“减租减息”改变为废除封建的“耕者有其田的过渡”;
  • 《中国土地法大纲》(1947):彻底反封建的土地革命纲领。

第二条战线 第一条是解放区军事战线,第二条是国统区人民民主战线。

共产党与民主党派

  • 五一口号:揭开了协商建国序幕,奠定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协制度基础;
  • 民主党派《对时局的意见》(1949):公开自愿接受共产党领导,不再是在野党。

建国

  • 七届二中 7.2(西柏坡会议)决议;
    • 迅速夺取胜利、工作重心转移到城市(标志是进驻北平香山);
    • 总任务:“两个转变”,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,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;
    • “两个务必”:务必继续谦虚谨慎、不骄不躁,务必继续艰苦奋斗。
  • 国家政权理论基础、政治理论准备:《论人民民主专政》;
  • 临时宪法:《共同纲领》。

4.8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

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 “四个彻底”

  • 彻底结束了两半社会;
  • 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;
  • 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;
  • 彻底废除了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华特权;
  • 错误:彻底废除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威胁和干涉。

抗美援朝(1950-1953)

  • 中国人民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,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里程碑;
  • 新中国站稳了脚跟,全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;
  • 错误:结束了美国在东方的霸权。

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标志 生产资料公有制、按劳分配、计划经济体制。

4.9 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和发展

十一届三中全会 11.3

  • 提出改革开放,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为全党的工作重心;
  • 强调正确对待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;
  • 拨乱反正:11.3开始,11.6完成。

4.10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

百年奋斗四个伟大成就 《决议》

  • 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;
  • 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;
  • 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;
  • 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。

5 思想道德与法治

  略。

6 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

  略。

7 《肖秀荣四套卷》主观题总结

7.1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

  略。

7.2 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

7.2.1 第一套、第三套:“两个结合”与中国式现代化

如何理解“两个结合”

  • 来源:毛第一次阐述,习又一次思想解放;
  • 内容:
    • 第一个结合:“有的放矢”,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;
    • 第二个结合:夯实两化的历史和群众基础,高度契合性,让马主义扎根。
  • 意义:正确回答时代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,保持马主义生机活力,不断开辟两化新境界。

“第二个结合”的意义

  • 两个回答了:
    • 前提:为什么能够且必须;
    • 结果:如何及结果。
  • 三个新高度:
    • 道路:对中国道路、理论、制度的认识;
    • 自信:历史自信、文化自信;
    • 创新: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。
  • 五个方面:
    • 前提:前提是彼此契合;
    • 结果:结果是互相成就;
    • 道路:筑牢道路根基;
    • 自信:巩固文化主体性;
    • 创新:打开创新空间。

为什么“两个结合”是中特社的关键

  • 历史逻辑:“两个结合”是发展中特社的必由之路;
    • 中特社是马主义指导下走出来的,也是五千年文化中走出来的;
    • “第二个结合”扩宽中特社历史纵深,拓展中特社文化根基。
  • 理论逻辑:“两个结合”是中特社最鲜明特色的来源;
  • 实践逻辑:中国式现代化是“两个结合”的重大成果。

党的领导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作用

  • 党的领导是中国最大国情,直接决定中国式现代化的前途命运;
  • 党的领导决定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质;
  • 党的领导确保中国式现代化锚定目标行稳致远;
  • 党的领导激发中国式现代化强劲动力;
  • 党的领导凝聚中国式现代化磅礴力量。

7.2.2 第二套:中国式现代化与文化自信

中国式现代化是文明更新而不是断续

  • 继承性:中华文明深厚底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基;
    • 文明本身有继承性、中华文明有突出的连续性,必然走自己的路。
  • 创新性:守正不守旧、尊古不复古,才能代代相传、历久弥新;
    • 文明本身需要与时俱进、勇于创新,需要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。
  • “第二个结合”:互相成就,造就有机统一新文化生命体,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。

为什么坚定文化自信

  • 为什么:
    • 文化的地位:文化自信是更基础、广泛、深厚的自信,是最基本、深沉、持久的力量;
    • 中华文明的地位:中华文明绵延不绝、经久不衰,是我们自信的底气。
  • 怎么做:坚持走自己的路。
    • 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实践,用中国道理总结中国经验、提升为中国理论;
    • 不盲从教条,不照搬外国理论,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。

文化主体性的重要性

  • 来源:文化自信来源于文化主体性;
    • 是在借鉴“三种文化”的基础上;
      • 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;
      • 继承革命文化;
      •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。
    • 是在借鉴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;
    • 是通过“两个结合”建立而来的。
  • 地位:有了文化主体性,就:
    • 有了文化意义上坚定的自我、有了文化自信的根本依托;
    • 党有了引领时代的文化力量;
    • 人民有了国家认同的文化基础;
    • 文明有了和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文化特性。

7.2.3 第四套:高质量发展

高质量发展的地位

  • 内涵: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;
  • 意义:
    • 为全面建设社现强提供见识物质基础;
    • 为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提供保证;
    • 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。
  • 地位:
    • 国家强盛和民族复兴的战略基石;
    • 应对风险挑战和国家利益的必然选择;
    • 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内在要求。
  • 做法:根本上依靠科技创新,关键看科技自立自强。

为什么处理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

  • 现状:
    • 转向高质量发展,生态环境支撑作用明显;
    • 发展绿色化低碳化,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;
  • 关系:相辅相成,高水平保护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;
  • 重要性: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;
    • 阐明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关系;
    • 指明发展和保护协同共生新路径。
  • 做法:
    • 通过高水平环境保护,塑造发展新动力新优势;
    • 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。

7.3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

7.3.1 第一套:中国式现代化

中国式现代化是党领导人民千辛万苦实践的结果

  • 为什么落在党身上:1840年以来、洋务运动“师夷长技以制夷”、戊戌变法改良、辛亥革命资产阶级共和国均失败;
  • 党带领人民发的奋斗历程:
    •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,为现代化创造根本社会条件;
    •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,为现代化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;
    •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,为现代化提供了充满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;
    • 进入新时代,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。

中国式现代化与民族复兴

  • 国内意义:具有中国特色、符合中国实际,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,是强国建设、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;
  • 宏观意义:植根于传统文化,体现科社本质,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,是人类文明新形态;
  • 世界意义:有别于西方式现代化,为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提供中国方案。

7.3.2 第二套:“两个结合”

第一个结合的历史背景

  • 起源:6.6提出了马中化命题;
  • 历史背景:早期党走了左倾错误弯路,将马主义教条化、将共产国际和苏联经验神圣化,使中国革命遭受严重挫折;
  • 内涵:要将马主义应用于中国具体实际,推进两化,是中国实际客观需要,也是马主义的内在要求。

第二个结合的历史背景

  • 内涵:马主义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结合;
  • 意义:只有植根本国文化沃土,马主义才能根深叶茂,中特道路才能筑牢根基;
  • 五个方面:见7.2.1“第二个结合”的意义”。

魂和根

  • 是什么:
    • 魂脉是马主义,是党的精神旗帜,必须毫不动摇坚持马主义指导;
    • 根脉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是民族传承的根本,是中华民族突出优势,是在世界文化中站稳脚跟的根基,必须传承弘扬。
  • 怎么做:在把握高度契合性的基础上自觉坚持“两个结合”。

7.3.3 第三套:毛思想和改革开放

毛思想的历史地位

  • 是两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,是前进方向、根本原则、基本方法;
  • 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,找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,找到了过渡道路,探索了社会主义道路,取得了巨大成就;
  • 是党和人民的精神财富,倡导中华民族自信的远大理想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,仍是人民奋进的强大精神动力。

为什么改革开放和全面深化改革

  • 改革开放:伟大觉醒,决定当代中国命运关键一招,决定中伟复关键一招,发展中特社必由之路;
  • 全面深化改革:新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,必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,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;
  • 改革开放永无止境: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深刻反映,是世界社会主义经验的重要结论,是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。

7.3.4 第四套:实事求是

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、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

  • 历史背景:早期党走了左倾错误弯路,将马主义教条化、将共产国际和苏联经验神圣化,使中国革命遭受严重挫折;
  • 理论提出:提出“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”“中国革命斗争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”,表现开辟新道路新理论的首创精神;
  • 意义:提出“第一个结合”,实事求是,独立自主,一切从实际出发,带领中国人民走出农村包围城市,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。

为什么大兴调查研究

  • 历史依据:调查研究是党的传家宝,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、社会主义革命道路、社会主义建设道路、中特社道路的开辟拓展无不是以调查研究为前提依据的;
  • 理论依据: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工作,强调调查研究是“先手棋”、谋事之基、成事之道、源头活水、基本功;
  • 现实依据: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,需要通过调查研究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,找到破解难题的办法和路径。

7.4 思想道德与法治

7.4.1 第一套:信念与精神

立志高远、脚踏实地

  • 是什么:确立理想信念;
  • 为什么:昭示奋斗目标、提供前进动力、提供精神支柱、提高精神境界;
  • 怎么做:付诸实践,脚踏实地、持之以恒地奋斗。

理想信念要坚贞不渝

  • 是什么:理想实现充满波折坎坷,顺境逆境的作用是双面的;
  • 怎么做:善于利用顺境、正视和战胜逆境。

新时代中国青年的精气神

  • 艰苦奋斗:才能将理想转化为现实;
  • 吃苦奉献:幸福需要靠辛勤劳动来创造;
  • 职业理想:服从社会的需要;
  • 热爱劳动:在实践中成长。

7.4.2 第二套:英烈精神

如何弘扬光荣传统、赓续红色血脉、坚定理想信念

  • 为什么:国家强盛需要精神文明升华,英烈精神是对三观的洗礼,会转化为爱国情、强国志、报国行的强大精神动力;
  • 怎么做: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、对马主义的信仰、对中特的信念、实现中伟复的信心。

雷锋精神

  • 总述:雷锋同志为人民服务,是全国人民的榜样;
  • 人生价值的含义:人生价值包含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,社会价值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、是个体自我发展的保障;
  • 人生价值的评价尺度: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实践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客观规律,是否促进历史进步,在今天是看是否用自己的力量为社会奉献、为人民服务;
  • 结合材料。

7.4.3 第三套:人生目标、社会理想与奋斗

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

  • 定义:人生目的是人在社会实践中关于自身行为的根本指向和人生追求;
  • 意义: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道路、人生态度、人生价值选择,正确人生目标是创造有价值人生的良好基础,确立了服务人民、奉献社会的人生追求:
    • 才能把握人生奋斗目标,把握为什么而活等道理;
    • 才能以正确态度对待人生,在服务人民中实现人生价值;
    • 才能掌握正确人生价值标准;
    • 才能懂得人生价值首先在于奉献,努力成为一个高尚的人。

为什么把小我融入大我

  • 实质:把个人理想融入社会理想,在为社会理想奋斗过程中实现个人理想;
  • 关系:
    • 个人理想以社会理想为指引;
    • 社会理想是个人理想的凝聚和升华;
    • 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。

以奋斗姿态激扬青春

  • 总述:青春与梦想相伴,梦想与奋斗同行;
  • 重要性: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,人生理想靠奋斗、民族复兴靠奋斗;
  • 怎么做:新时代青年要做时代前列的奋进者。

7.4.4 第四套:德治与法治、传承历史文化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

德治与法治

  • 总述:相互补充相互促进,为党和国家事业提供思想基础、精神支撑和制度保障;
  • 关系:
    • 德治为法治提供思想指引和价值基础,德治是价值准则,保障法律合理性,思想道德调整社会关系的范围和方式更加灵活;
    • 法治为德治提供制度支撑和法律保障,为思想道德建设提供国家强制力保障,使法律具有鲜明道德导向。

为什么尊重和传承历史文化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

  • 为什么:
    • 历史文化是丰厚滋养,必须尊重和传承,提升文化自信,增强作为中国人的志气、骨气、底气;
    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,是发展中特社的价值遵循,是提高软实力的迫切要求,是推进社会团结奋进的“最大公约数”。
  • 怎么做:
    • 扣好人生的扣子,把人生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事业;
    •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,成为一言一行的基本遵循。

7.5 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

7.5.1 第一套:一带一路

“一带一路”的意义

  • 理论意义:
    • 追求发展、崇尚共赢、传递希望;
    • 是经济合作倡议、不是政治军事联盟;
    • 是开放包容进程,不是“小圈子”“中国俱乐部”;
    • 是中国与世界共谋发展的阳光大道,不是“意识形态陷阱”;
    • 坚持共建共享,跨越不同文明文化,搭建国际桥梁。
  • 实践意义:“一带一路”国际合作充分证明:
    • 人类是相互依存的命运共同体;
    • 合作才能办大事,丝路精神是“一带一路”力量源泉;
    • “一带一路”称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合作平台。

“一带一路”走向世界

  • 源自中国:中国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提出“一带一路”,面向世界、惠及全人类;
  • 成功属于世界:最高目标是人类命运共同体,是完善全球治理的重要公共产品,跨越不同文明,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;
  • 机遇属于世界:取得显著成效,开辟经济增长空间,搭建国际贸易平台,提升有关国家发展机遇。

7.5.2 第二套:“一带一路”与中国式现代化

中国回答世界现代化之问

  • 党胸怀天下:百年来当为人民谋幸福、为民族谋复兴,同时也胸怀天下,帮助他国人民过上好日子,为人类做贡献;
  • 人类命运共同体:弘扬立即大人精神,让现代化成果惠及各国人民;
  • 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:不仅实现本国繁荣富强,还要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。

“一带一路”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对世界现代化的意义

  • 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最高目标;
  • 为实现世界现代化愿景注入发展动力;
  • 为实现世界现代化愿景提供实践路径;
  • 中国式现代化经验不断为共建国家提供借鉴。

7.5.3 第三套:“三大全球倡议”

“三大全球倡议”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

  • 总述:从发展、安全、文明三个维度指明人类社会前进方向,是事关人类和平发展问题的中国方案;
  • 排比句式:(本个)是(其他两个)的(什么),全球(本个)倡议从(本个)维度明确回答了“人类需要什么样的(本个)理念、如何实现(什么)”的时代之问,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(本个)之基;
    • 发展:物质基础,全球发展;
    • 安全:根本前提,普遍安全;
    • 文明:精神支撑,交流互鉴。
  • 总结:丰富拓展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内涵,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正能量。

全球文明倡议的意义

  • 重要性: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人类进步源泉,不同文明在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;
  • 内容:是党总结世界文明发展规律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;
  • 意义:核心在于实现世界文明交流互鉴,体现文明多样性、共通性、发展性、包容性;
  • 总结:全球文明倡议向世界发出增进对话的真挚呼吁,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精神动力。

中国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贡献

  • 提出: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,中国从人类整体利益出发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,建设和平、安全、繁荣、开放、美丽的世界,勾画人类美好未来愿景;
  • 贡献:十年来,中国推动高质量共建“一带一路”、落实“三大全球倡议”,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强劲动力。

7.5.4 第四套:全球合作

不合作是最大的风险

  • 背景:自由贸易分工协作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,是经济全球化的结果;
  • 本质:中国是机遇不是“风险”,所谓“去风险”是把经济问题郑智化、意识形态化,影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,阻碍世界经济复苏;
  • 怎么做:合作是唯一出路,应当顺应历史潮流,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。

沙特伊朗北京对话中国对世界安全的贡献

  • 意义:为各国通过对话协商解决矛盾提供典范,对话协商才是化解矛盾的根本之道,符合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;
  • 国际背景: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,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面临严峻挑战;
  • 贡献:
    • 提出全球安全倡议;
    • 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;
    • 维护世界和平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,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发展;
    • 促进多变安全合作,推动热点问题政治解决。

参考文献

[1] 肖秀荣. 2024考研政治背诵手册[M]. 北京:高等教育出版社, 2023.

[2] 肖秀荣. 2024考研政治终极预测4套卷[M]. 北京:国家开放大学出版社, 2023.